星期日, 4月 30, 2006

看書

小時候, 喜歡"蒲"圖書館, 福爾摩斯是我在兒童圖書館的最愛.

人大了點, 可以"更上一層樓", 去了成人圖書館後, 發現原來還有金庸, 衛斯理, 亦舒...
那個角落, 當時一排一排的掃. 掃得很開心.

但當時閱讀跟我唸書一樣, 讀得快, 但又不是過目不忘, 在沒有消化的情況下, 一下子就忘了自己曾廢寢忘食讀完的一本書, 內容是什麼,連男女主角的名字都沒有印象. 就像快速?書後去考試,只有短暫記憶, 考試過後可以忘記得一乾二淨.

人再大了點, 街外的書琳瑯滿目,
台灣出版的<<交換日記>>一至九集是近年必追奉的書本之一,
沒錢遊走世界, 唯有買多一兩本遊記自我滿足一下,
台灣的散文畫冊, 簡單直接得來也有點意思,
翻譯書"在天堂上遇到的五個人"比同一作者的前著作"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"更精采,更令人感動及反思.
(亦可能是被別人說是更翩情的關係)
剛買了"Who moved my cheese"的作者新出版的"The present"(禮物=現在), 還沒有時間讀, 希望沒有令人失望.

好書難尋, 以前圖書館借來的"爛"書, 不愛看便速速退回好了, 現在真金白銀, 買回來的一本書, 有時是被書的封面/包裝吸引, 或經口味不同的朋友介紹, 又或被書中的序, 被書背後一句話, 被隨意揭中的一章吸引而買了回來.
然後, 當我安坐家中, 播著靜靜的音樂, 坐著家中最舒服的椅子, 擺著最寫意的姿勢, 準備好好享受閱讀的樂趣時, 郤發現越讀越不對勁, 沉悶的文字, 不順的句子, 三幅被的故事, 再看下去也沒有意思. 當然我付出了金錢買書,付出了時間買了書回來, 理應期望得到相對的回報, 但, 有時買錯了便是買錯了, 這樣讀之無味, 棄之可惜, 即使當初萬般希望讀畢這一本書, 最後, 都是沒有揭至最後一頁.

如果看書好像情侶交心一樣, 遇上不對勁的, 我也不想揭至最後一頁, 不想讓自已證實這本書真的有多"爛", 又或者證明這本書真的不適合自己, 最好可以在沒有弄皺書角時安然的退回去, 讓他找尋一個懂他的人, 又或者我可以放回我的書架, 即使放在最不顯眼的一個位置, 郤讓他永遠放在這裡好了.

年記不同, 喜好需要亦隨之而改變, 我現在最需要的, 可能是一本"修身天書", 又或一本叫作"財來自有方"的書!